2005年11月30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四版: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空中的法律学校免费实用
柯城区华墅乡法制宣传对准农民胃口
本报记者 慕容梦漪

  “走路都得靠右行,孩子啊,记住了吗?这是广播里说的,一定要记住了。”母亲凝神听完了广播,马上拉过自己年幼的孩子教育起来。现在,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群众每周都能在广播里听到他们自己的法制栏目“法制之窗”,大家不知不觉地熟知了很多法律法规。这是华墅乡今年开展的又一项法制宣传新尝试。在这里,综治工作的每个细节都是乡综治工作中心专为华墅乡量身定做。
  “我每天都在琢磨着,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知识?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懂得在法律范围内思考问题?”华墅乡政法办书记、乡综治工作中心主任舒建明说。以往有了什么纠纷,乡民总是习惯“有仇报仇”,不大考虑是不是触犯了法律。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法制宣传成了最佳途径。
  华墅乡广播普及,边吃饭边听广播是很多人家的习惯。舒建明和同事认为这是个法制宣传的好载体。找不到合适的宣法材料,他们自己动手做。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继承法、土地法……每一项内容的入选,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乡民们需要。新工业园区建成后,进出车辆多了,交通事故频发,他们就选择了交通法规;赡养和财产继承问题经常引起斗殴事件,他们又添加了赡养和继承的相关法规。“土地法的入选是为了不久即将上马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该路将贯穿华墅乡,全乡需征地855亩,涉及农户1001户。早做准备,早让群众了解相关法律,群众才会多配合。”
  材料准备妥当后,他们请来了衢州市广播电台两位“名嘴”,录制了以宣读条文和一问一答为形式,时长45分钟的磁带。带着这份为华墅乡百姓度身打造的磁带,乡里集中了一周时间,雇一辆宣传车对辖区18个行政村、厂矿、学校和人员聚集地进行巡回宣传,并利用乡广播站自办《法制之窗》栏目,每周播放一个轮回进行宣传,还鼓励有条件的村在村广播站播放。
  农民们欣然接受这种宣传形式:“我们听得懂,记得牢,但愿今后会时常有。”
  “我们还想弄点案例来讲讲。老百姓一听就知道,‘原来这个事情不能做,是犯法的’。”这是舒建明对“法制之窗”的下一步设想。
  除了“法制之窗”,法律法规图片展、巡回播放VCD法制科教片、黑板报宣传、进学校开讲法制教育课、邀请法庭到乡政府现场开庭审理赡养纠纷案等,都是华墅乡常用的法制宣传形式。
  对胃口的法制宣传就像细雨润物,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村民的行为和思想。今年以来,华墅乡的刑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治安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2%;民事纠纷下降了29.7%。其中民事纠纷调处45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为95.6%,6大类案件控制在零。